重庆电梯96333应急处置平台试点成功!这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00701094455

电梯的安全极其重要,它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紧密相连。所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创新,全力推动了96333应急响应平台的建设。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电梯救援的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咱们一起去渝中区看看,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这个区是如何开展这项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的。

试点与标志接入

渝中区作为全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试点区域,工作成果斐然。在该区域内,超过九成的电梯已经换装了新的使用标识,标识上清晰标注了专属的电梯编码。这样的举措确保了这些电梯能够顺利接入平台,从而获得智能化的监管和高效的救援服务。据数据显示,渝中区电梯的总数已经超过了7000台,这个数量十分庞大。在这之中,有九成,也就是超过6300台,这个比例相当高。

新标志的运用,让电梯仿佛拥有了“电子身份证”,救援人员得以凭借编码快速锁定其确切位置。这样一来,居民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了有效提升电梯应急救援程序,同时也为后续的救援工作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老旧电梯改造

为了增强居民出行便捷性,确保电梯使用安全,渝中区从根本入手。他们已投入近4000万元资金,对1030部陈旧电梯进行了升级。这些电梯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急需进行改造。改造结束后,电梯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持续增强。

对老旧电梯进行改造,实际上是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更新。这种做法不仅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时感到更加安心,还提高了该区域的居住水平,让居民切实体验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

微信图片_20200701094445

平台救援体系

依照平台的相关规定,所有接入的电梯均需搜集紧急救援所需的信息和电梯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当救援需求发生时,接线员可借助电梯的编码电梯应急救援程序,迅速确定电梯的具体位置和相关资料。以某日某住宅小区的电梯困人事件为例,接线员便能迅速告知相关人员救援的具体地点。

若维保人员或管理员的公告未能如预期般发挥作用,便需启动“二级救援”流程。在此期间,被困的乘客可按下紧急按钮,直接与平台取得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三级救援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以便及时处理紧急状况。

微信图片_20200701094449

智慧监管方式

电梯上配备了一种特有的“身份标识”,这样的设计既有助于救援工作的指引,又有利于后台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风险预测。在渝中区,工作人员在前期对电梯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细致的核查,确保了信息的完整度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且准确无误,同时,他们还为每一部电梯制作了专属的“二维码”。

居民仅需用手机扫描那二维码,便可随时查阅电梯的各项信息,诸如电梯的身份认证和维护保养的最新动态。以雍江艺庭小区的电梯为例,扫码后,我们能够查看到详尽的安全评估报告,以及演练中发生的乘客被困事件及其处理结果,整个过程操作简便,十分方便。

微信图片_20200701094452

风险研判成效

该平台采用了“智能电梯紧急处理系统”,该系统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对电梯的安全状况进行持续的监控,同时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从而提升了电梯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服务质量和监管效果。

经过对数据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迅速识别出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据此采取预防措施。比如,一旦发现某台电梯的某个部件使用率出现异常,就能立即派遣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和更换,以确保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的安全。

未来展望

渝中区众多电梯已接入该平台,成效显著。不过,还有一些电梯尚未完成接入流程。所以,我们计划继续推进接入工作。同时,我们也要持续优化平台功能,以提升救援和监管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我们得以将所获成就推广至其他地区,让更多人受益。大家觉得这个应急措施还需在哪些领域进行改进?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能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与转发,共同关注并重视电梯安全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70110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