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观察,在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过程中,务必仔细聆听其发出的指令,并严格依照指示执行急救措施。3月12日的下午,在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的急救培训中心,有超过50位市民正专注地聆听深圳市盐田人民医院(集团)急诊科主任汪娟讲解急救的相关知识。
模拟现场急救的程序、如何正确拨打120求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AED设备的运用技巧以及处理常见意外伤害的基本原则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知识,均已整理成规范化的教学资料,并由专业人员进行逐一讲解应急处置培训课件,同时现场还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
3月12日的午后,李振华和他的妻子(化名)在专业人士的辅导下,共同练习了急救技能。相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彼此间确实有必要对急救常识有所掌握。在活动现场,给汪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对年逾六旬的李振华(化名)夫妇。他们得知相关消息后,立刻报名参加了急救培训,无论是听课还是练习,都表现得非常专注和认真。“我们不仅有学习的愿望,更需要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李振华这样表达了他的想法。
汪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记者透露,与李振华夫妇的情形相似,现场参与学习的民众普遍对急救等健康知识抱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其中既有老年人,也有学生,甚至还有祖孙三代一同前来学习。他们自发地选择参加这样的急诊知识普及培训。更有甚者,在课程结束后,他们还会主动寻求汪娟的帮助,期望能够接受专业急救员的培训与考核,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人。
3月12日当天,众多深圳市民选择将自家孩子一同带入急救培训的现场,他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孩子心中种下急救知识的种子。图为受访者提供。
汪娟表示,有人可能会担忧,进行此类急救操作,是否会意外地对受助者造成伤害,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她补充道,现场将向众人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的相关内容,以及“黄金四分钟”急救知识和“第一发现者”实施救助的重要性。
深圳市急救中心的领导朱虹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记者透露,从3月10日起至6月10日,深圳市急救中心携手市内13家急救网络医院的培训基地,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192场“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主要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讲座以及技能演示的方式进行。
朱虹表示,我们旨在让更多市民了解急救知识,提升他们的应急自救和互救能力。短短一周内,我们已经举办了12场活动,每一场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市民们只需在“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推文中扫描指定场次的二维码,成功提交报名信息后,便可以参与活动。而对于50人以上的团体,则可以直接通过拨打各个基地的电话进行预约。
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精心培训,李振华和他的妻子最终赢得了培训导师的赞誉,“凭借自身的努力,最终获得认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李振华面带微笑地说道。此外,活动结束后,汪娟还收到了另一家单位团体发出的培训邀请,“这真是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情应急处置培训课件,只要大家有学习的意愿,我们必定会竭尽全力给予支持。”汪娟如此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