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执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决议,提升龙华区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团队的建设水平,增强龙华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力,促进区域内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自杀工作的有效实施,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龙华区委政法委携手龙华区卫生健康局,以龙华区精神卫生中心和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为平台,举办了2025年危机干预应急队伍的招募与培训活动,并对2024年龙华区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
自2022年起,龙华区开始着力打造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团队,至今已成功进行了三次招募和培训活动,并构建了“招募-培养-实践-评估-认证”的完整流程。在本次招募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多轮筛选和严格评估,经过九天的社会招募以及各街道和专家的推荐,共收集到了大约100份简历。经过精心挑选,共有45位成员成功晋级笔试和面试阶段,其中不乏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均拥有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背景或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保障危机应对小组的专业素质,并确保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优质性,本次选拔特别邀请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专家,他们精心设计了考试题目。这些题目涵盖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相关专业知识、危机评估技能、沟通艺术以及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等多个方面。
龙华区构建的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团队对于危机干预机制的顺畅运作至关重要,该团队主要负责应对龙华区生命关爱信息系统中涉及心理危机的案件处理与调配,同时参与全天候的心理危机案件应急值班、现场处理以及后续的案例回访工作。自心理应急危机干预队伍组建以来,该队伍已成功处理了430起案件,有效减轻了辖区内的心理危机风险,保障了居民的生命安全,有力推动了平安龙华的建设进程。
为了增强危机干预团队成员的危机处理技能,对队伍进行能力提升的培训至关重要。此次培训活动持续整整一日,特别邀请了专业讲师,成功举办了两次主题鲜明的讲座。龙华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的首席医师杨海晨,针对“危机干预中精神类患者的识别方法”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特征、诊断标准等内容。他深入剖析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差异,并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通过他的指导,学员们掌握了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如何迅速识别精神障碍患者,同时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整合精神科医生、精神障碍患者社工等资源,以提升危机干预工作的质量。
龙华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兼心理治疗师陈雪莲,专注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她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为题,阐述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现状、类别、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陈雪莲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家庭雕塑”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使学员们对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干预技巧。
此次活动吸引了龙华区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团队的成员,以及来自各街道和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代表,共计90人次的参与。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细致地记录下每一个要点,普遍认为这次培训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分析和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评估危机干预能力是保障危机干预团队专业化与标准化发展的关键手段。依照每年一度进行评估的传统,本次测试亦是对2024年度现役31位心理危机应急干预团队成员能力的一次全面审视和专业资质的核实。若考核结果不达标,相关人员将依照既定的退出机制被淘汰。
据了解,龙华区对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给予了高度重视。自2020年起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龙华区委政法委与龙华区卫生健康局共同负责,先后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对组织架构及案件处理流程进行了明确。此外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还建立了龙华区生命关爱中心、龙华区生命关爱信息系统,发布了专项行动方案和《龙华区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伍管理办法》,并组成了由专家、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构成的队伍。龙华区心理危机应急干预队伍的招募和培训举措,将有力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并有效加强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
区委政法委计划在深入调查研究后,依据本辖区具体情况,不断深化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措施及机制构建的探索,旨在构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干预体系。同时,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平台、举办活动等多种途径,持续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旨在培养区域内居民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危机,进而推动辖区的和谐与稳定。
(通讯员 谢秀明 王坚坚)
(审核 吴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