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培训形同虚设,多起事故频发,究竟谁之过?

2021年,在深圳市某建筑项目的5楼建筑行业岗位应急培训,一名工人连同电动手推车一同从施工升降机的层门跌落至负一楼的吊笼顶部,尽管经过紧急救治,但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到了2024年,宝安区福永街道怀德社区的福德路13号福中工业区4栋深圳市日晖达电子有限公司不幸发生了火灾,事故导致1人遇难;再到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一座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发生了塔吊折断,部分构件随之坠落,造成了3人的不幸离世。经过详尽的研究分析,我们注意到这些事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安全培训的执行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企业安全培训原本应当是构建安全生产坚实基础的环节。然而,近年来,部分企业主与安全培训机构过于追求利益,导致安全培训的本质被扭曲,变成了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安全交易。

安全培训沦为仅为了应对检查的额外开销,培训机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原本严谨的安全教育简化成了所谓的“保过”服务。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而且将员工的生命安全置于了极度危险之中。

在抖音上输入“安全培训造假”关键词,便能浏览到众多奇异的安全培训造假视频汇总。在这些视频中,一家中央企业的案例格外引人关注。该企业对外声称员工安全培训成绩均为满分,然而巡视组在抽查过程中发现,有些人成绩并未达标,甚至有人连机考系统都不会操作。这种显著的差异,充分揭示了安全培训造假的普遍问题。

建筑行业岗位应急培训_安全培训造假案例_企业安全培训落实不到位

去年,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对外公布了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培训考试专项执法的处理结果通报。通报中指出,在此次执法行动中,有9家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8家安全生产考试机构因违反相关规定而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些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承诺学员培训可不来、代签;学员线上刷题观看录像、考前补签到;未按照培训大纲进行培训,为学时不符的学员出具证明;网上刷题代替理论培训;档案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等情况。

这些机构理应承担起守护民众安全、将安全意识普及到每一个家庭的重任,然而却放弃了应有的原则,在追求利益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将原本应坚守的“安全基石”视作无用之物建筑行业岗位应急培训,沦为了只看重私利、缺乏责任感的场所。

真正有效的安全教育,并非藏于档案室的文件堆中,而应体现在员工们遭遇风险时的自然应对之中。只有当企业主们不再纠结于培训次数是否足够、巡查抽查能否通过,而是将注意力转向“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时,安全培训才能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纽带。即便是最详尽的记录也无法阻止一次违规行为的发生,然而,若能培养出一名具备安全素养的员工,他们便能多次化解危机,从而真正拯救生命。

安全生产不容忽视,培训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只有企业负责人摒弃投机取巧的心态,把安全培训当作至关重要的“生命工程”来抓,才能构建起坚固的安全生产防线,确保企业与员工共同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