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如何共绘平安画卷?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全省公路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速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李晓云通讯员吴 晶

今年我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定为“人人关注安全、人人掌握应急——积极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在此期间,全省公路系统无论是养护作业现场还是街头巷尾,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培训,活动接连不断,激发了安全意识,共同描绘了一幅平安和谐的画卷。

让安全认知扎根心底

“人人重视安全”的号召,其出发点源于深刻的认识。全省公路部门精心筹备、细致安排,众多员工们热情洋溢、踊跃参与,安全知识讲座、警示教育活动以及技能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武威公路发展中心举办了“一把手讲安全”的培训活动,活动重点围绕隐患排查、安全管理以及作业规范等方面展开。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领导层的示范作用,通过领导带头学习、讲解和抓落实,成功破解了安全教育在基层难以深入人心的难题,促进了安全生产观念的广泛传播,并确保安全责任得以逐级传递。

观看这次警示教育让我不禁感到脊背发凉,我这才明白,仅仅是微不足道的违规行为,竟然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嘉峪关公路发展中心高养所的一名职工在看完安全警示教育片后,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金昌公路发展中心积极改革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借助“钉钉直通车”这一平台,开设了“火眼金睛一起来找茬”的活动,旨在识别和排查风险隐患。

开展识培训活动时,参训者们扮演着“安全侦探”的角色,投入到了一场沉浸式的“找茬”体验之中。

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共举办了超过200场教育培训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2万人次,有效地将安全知识普及到了广大干部职工之中,促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在实战演练中学会应急

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培训_公路系统安全隐患排查_全省公路安全生产月活动

实现“人人具备应急能力”的宗旨,核心在于将应急处理技巧具体应用于实际操作。公路养护团队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与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紧密相连。因此,各单位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应急演练,包括水毁抢修、火灾应急疏散、地震逃生演练以及养护作业区车辆闯入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旨在通过模拟实战场景,让员工掌握应急技巧,增强应急反应水平。

张掖公路发展中心2025年汛期公路应急抢险演练正在进行,现场传来“西侧封闭!东侧警戒!”的指令。安全警戒组立刻行动,迅速展开警戒措施,摆放警示桶和闪烁的警示灯。交警和路政部门协同警车,封锁了交通,并引导社会车辆有序绕行。与此同时,医疗救护组驾驶救护车迅速赶到现场,仅用5分钟便完成了伤员的转移工作,并在10分钟内成功疏散了被困车辆。各环节无缝衔接,展现了“一点触发、全网响应”的实战效能。

定西公路发展中心紧扣“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掌握应急”这一主题,精心策划了消防安全主题活动。在理论授课环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培训,讲师们以实际火灾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办公场所和住宅中的潜在火灾风险,并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火灾扑救技巧、逃生路线识别以及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而在实战演练阶段,随着警报声的突然响起,全体干部职工迅速响应命令,按照预案行动,运用湿毛巾等物品进行防护。

巾捂住口鼻,俯身快步前行,安全撤离。

在排查中整改安全隐患

确保周围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排查的核心,是执行过程中的严谨细致。各相关单位抓住汛期和暑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的契机,对公路上高填深挖区域、陡峭的边坡和堤岸、地质条件不佳的路段等关键部位,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桥梁、涉水道路、涵洞等关键领域和具体位置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同时,我们倡导全体人员积极参与风险点的查找,设立隐患排查记录簿,实施全程监控管理,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实际行动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生产防线,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安全生产月”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共发现并整治了143处风险隐患。

临夏公路发展中心运用“无人机+AI”技术对大桥进行了巡检,这种方法能迅速将AI病害样本库中的数据与桥梁钢结构锈蚀、缆索高位损伤等典型病害隐患进行对比,其识别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方法提高了4倍以上,使得隐患排查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精准和高效。

白银公路养护单位依托“智能安全帽”这一技术,为公路养护和安全生产以及应急抢修构建了坚实的防护屏障。在养护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正确使用智能安全帽,通过科技手段强化了安全职责,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智能安全帽的远程监控和语音通话功能,实现了对抢险现场的远程可视化管理与调度,极大地加快了应急抢修的响应速度和指挥效率。

安全生产之路永无止境,唯有开端。全省公路部门将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常规化和持久化,让安全之花在公路养护领域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