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集镇和嘉明镇联合应急演练,19部门150余人参与,你知道咋回事?

为全面衡量“全灾种、大应急”体系构建的成果,福集镇与嘉明镇于2025年4月3日共同举办了一场综合性的应急演练活动。该演练充分考虑了两镇的地理环境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精心策划了森林火灾应对、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以及防汛抗旱三大实战演练科目。来自两个乡镇的19个相关职能机构、两支专业的救援团队以及超过150名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实施“情景模拟智能指挥与实战对抗”的全方位演练模式,目的是为了增强基层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 智能应急赋能精准防控

早晨8时30分,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总指挥长一声令下,搭载红外热感技术的两架无人机即刻腾空而起,对模拟灾区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指挥部借助泸州市的综合性应急管理平台,将气象卫星数据、水文监测资料以及6个前端智能感知设备的数据进行整合,成功构建了一个具备“三维可视化”和“动态预警”功能的智能决策系统。

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的演练中,模拟了团山堡村第五组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森林火灾,火势在强劲的6级阵风作用下迅速扩散。无人机实时绘制了火场三维态势图,为应急指挥中心提供了决策支持。两个镇的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连线,迅速进行了协调与响应,组建了联合指挥部,并集结了40名应急队员,动用了2台森林消防泵和6台风力灭火机,开展了空地联动的灭火作战。此外,泸县应急救援大队嘉明片区队伍投入了两辆消防水车,并设立了隔离区,从而确保了从“火情智能识别”到“资源最优调度”,再到“作战动态可视”的整个流程得以闭环管理。

### 实战锤炼锻造应急铁军

面对模拟72小时强降雨造成的复杂灾害场景,联合指挥部迅速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针对团山堡村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一支由40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利用卫星电话和手持警报器等通讯设备,展开了紧急的“唤醒行动”,有效控制了3处管涌险情,并迅速疏散了35名村民。

在执行水上救援任务时,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嘉明片区队派出了一艘冲锋舟,运用“活饵救援”及“抛投器定点施救”两种方法,在汹涌的河水中成功救助了落水者。现场医护人员立即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在交通管制演练中,两镇的派出所通过控制交通,设置了“生命通道”,确保救援车辆和物资在15分钟内迅速到达核心灾区。

### 机制创新突破区域壁垒

本次演习的一大特色在于打破行政界限,创设了“四同”合作模式:共同编制《福集镇与嘉明镇应急联动预案》;实现信息共享,构建跨镇应急数据交流平台;开展联合培训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打造跨镇综合性救援团队;设立物资共储库,于接壤地带构建联合应急物资储备点。

### 成效凸显,开启治理新篇章

演练评估结果表明,参演队伍的平均反应速度较去年降低了58%,而跨镇协作的效率则提高了42%。在总结会上,嘉明镇党委书记彭琳指出:“本次演练实现了装备指挥系统的全面可视化,并已成功打造了15分钟内应急资源响应的闭环。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平时与紧急状态并用’的机制构建,努力将应急能力扩展至村组的最末端。”

经统计,本次应急演练中,出动救援车辆18辆次,运用智能设备23套,有效疏散安置了35位民众,救治伤者1名,并对7项应急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福集镇党委书记王成表示,此次联合演练为两大镇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两地将借此机会深化沟通与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细致的应急管理体系。

此次演练不仅充分展现了两个镇在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而且还为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应急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建设_智能应急演练评估_组建应急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