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1485026207]
路面塌陷原因有哪些?
路面塌陷的成因主要在于塌陷发生前,路基的底部早已形成了地下空洞。一旦路基下方出现空洞,一旦承受的负荷超过其承受极限,便极易引发路面的塌陷。
01
地下管网漏水问题导致
地下管网及给排水系统中的自来水管道,由于地下施工活动或因腐蚀老化等原因,常常出现破裂和漏水渗水现象,这些因素是路面塌陷现象中最为普遍的成因;同时,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会导致土壤流失,并直接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形成地下空洞,最终引发路面塌陷事故。
02
地下建筑物施工不当导致
地下建筑如地铁、隧道等在施工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极易导致土体结构的损坏。这会导致大量地下水渗出,进而造成地下建筑物上方或周边的松散土层中土体大量流失,逐渐形成地下空洞;亦可能直接引发建筑物上方的岩土体塌陷,进而导致路面塌陷。由于此类事故大多由人为因素造成,因此,在事故突发时,人员往往难以及时撤离,从而极易造成伤亡。
挖断承重柱导致水管被砸断
大量水渗入路基引起的地面塌陷事故
03
自然条件或灾害演变导致
持续的强降雨、洪水泛滥、极端低温、积雪覆盖、温差显著以及地质不稳定等因素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均可能对回填路基及其下方土体的力学分布和结构稳固性造成影响,进而引发路面塌陷现象。
因暴雨引发塌陷
04
路面负载超限导致
路面原本就存在空洞,一旦车辆超载或是路面负载超过规定限制,导致行车荷载急剧增加,这会直接造成路面支撑力不足,进而引发大面积的塌陷。尽管在多数情况下,负载超限并非路面塌陷的直接导火索,但它往往是导致路面塌陷的最后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如果遇到塌陷
该如何自救?
↓↓↓
高速行车突发事故怎么办?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若车辆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若处理措施不当,很容易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务必谨记以下九字口诀:
车靠边
启动紧急警示灯,将汽车驶入紧急通道,并沿路侧停车。若汽车无法启动,需步行至车尾后方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
人撤离
全体人员应迅速退至安全护栏之外,切记不可滞留在行驶车道之中,否则若后方车辆紧急制动不及,所引发的后果将极为严重。
即报警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立即启动报警电话,一旦发现有人受伤,需立即联动拨打120急救服务热线。
高速上如何准确定位?
在高速公路上若遭遇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务必立即报警。若所处位置缺乏明显标志,该如何准确描述具体位置呢?
认识公里牌
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上,一般每公里设置一个公里牌。
该公里牌上端标注了当前所在位置的公里数,而下端则显示了该高速公路的标识号码。其读法为:S3500高速公路,距离起点四十六公里。
认识百米牌
在应急车道旁波形护栏上,一般每100米设置一个百米牌。
该百米指示牌上方的数字代表的是距离起点的百米距离,而下方的数字则显示着车辆所处的具体公里数。阅读此牌的方法为:先读公里数,后读百米数,即“46公里,100米”。
通过观察两块指示牌,我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出自己正处于S3500高速公路的第46公里处,距离100米的位置。在需要报警求助的情况下,若无法区分是上行还是下行车道,只需告知对方是从哪个入口上高速以及目的地在哪里即可。
“五一”假期出行前
请大家提前了解路况信息
做好出行线路规划
尽量绕行受恶劣天气影响的路段
若需途经,要提前降低车速
注意观察周边环境
确保安全通过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