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凌晨时分,广东梅大高速公路的茶阳路段不幸遭遇了山体滑坡的严重灾害,导致人员伤亡惨重。面对这种灾害频发的态势,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呢?
[id_185[id_224260384]76639]
路面出现塌陷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在塌陷发生之前,路基的底部早已形成了地下空洞。一旦路基下方存在空洞,一旦承受的负荷超过其承载极限,就很容易引发路面塌陷。
01
地下管网漏水问题导致
地下管网及给排水系统中的自来水管道,由于地下施工活动或因腐蚀老化等原因,常常出现破裂、漏水、渗水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路面塌陷的普遍原因。水流冲刷作用不仅会导致土体流失,还会直接破坏土体结构,进而形成地下空洞,最终引发路面塌陷事故。
02
[id_1004680846]
地下建筑如地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土体结构的损坏。这会导致大量地下水涌出,进而使地下建筑物上方或周边的松散土层中的土体大量流失,逐渐形成地下空洞;亦可能直接引发建筑物上方的岩土体塌陷,进而造成路面塌陷。由于此类事故多由人为因素造成,因此,在事故突发时,人员往往难以迅速撤离,极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挖断承重柱导致水管被砸断
大量水渗入路基引起的地面塌陷事故
03
自然条件或灾害演变导致
持续的强降雨、洪水泛滥、极端低温、积雪覆盖、温差剧烈变化以及地质结构的不稳定等因素,均可能对回填路基及其下方土体的力学分布和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引发路面塌陷现象。
因暴雨引发塌陷
04
路面负载超限导致
路面原本就有空洞,而车辆超载和路面承载超限导致的行车荷载剧增,会直接造成路面支撑力不足,进而引发大面积的塌陷。尽管在多数情况下,负载超限并非路面塌陷的直接导火索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但它往往成为了导致路面塌陷的最后一根压垮骆驼的稻草。
如果遇到塌陷
该如何自救?
↓↓↓
高速行车突发事故怎么办?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时,若车辆发生故障或发生事故,若处理不当,便可能诱发后续事故。面对紧急情况,务必谨记以下九字口诀:
车靠边
点亮警示性的报警灯,将汽车驶入紧急通道,并停至路边。若汽车无法自行移动,需步行至车尾后方150米的位置,设置三角警示牌。
人撤离
全体人员须迅速退至护栏之外,切不可在道路中央逗留,否则若后方车辆紧急制动,所引发的后果将难以预料。
即报警
采取必要的防护手段,立即启动报警程序,一旦发现有人受伤,随即联系120急救服务。
高速上如何准确定位?
在高速公路上若遇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务必立即报警。若所处位置缺乏明显标志,该如何准确描述具体位置呢?
认识公里牌
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上,一般每公里设置一个公里牌。
该公里牌上端显示着当前所在位置的公里数,而其下端则标注了该高速公路的标识。其表述方式为:S3500高速公路,距离起点四十六公里处。
认识百米牌
在应急车道旁波形护栏上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一般每100米设置一个百米牌。
该百米指示牌上方的数字代表的是百米距离,而下方则标示了车辆所在的高速公路公里数。该指示牌的读法为:行驶至46公里处,再前进100米。
通过观察两块指示牌,我们能够精确地判断出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即S3500高速公路的第46公里处,距离地面100米。在拨打报警电话时,若无法辨别是上行还是下行方向,只需告知对方自己是从哪个入口上高速以及目的地在哪里即可。
“五一”假期出行
请大家提前了解路况信息
做好出行线路规划
尽量绕行受恶劣天气影响的路段
若需途经,要提前降低车速
注意观察周边环境
确保安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