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塌陷因其不确定性和强大的破坏力
一旦发生,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带来严重威胁
近期,各地接连发生多起路面塌陷
需要警惕
路面塌陷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即地表的岩石或土壤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向下陷落,从而在地面上形成坑洞或洞穴的地质现象。那么,哪些情形可能触发路面塌陷呢?一旦遭遇塌陷,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救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吧。
引发路面塌陷原因有哪些?
路面塌陷前有哪些征兆?
井水、泉水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落等;
地面出现环状、放射状、平行交错状等形状的裂缝;
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
地面出现下凹,有不明原因积水,微微可听见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遇到路面塌陷如何自救?
当行人遭遇路面塌陷情况,应迅速双手抱头,用双臂保护面部,身体下蹲,将头部藏于双膝之间,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呼吸空间;同时,应尽力保护口鼻部位,避免吸入飞扬的粉尘。
一旦发生塌陷,若有机会逃生,务必立刻撤离,紧急情况下应高声呼救。若无法脱身,应尽量节省体力,并适时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到来。若身边有通讯设备,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地陷的原因以及如何应急处理,同时也可以利用附近的水管、煤气管道等设施制造声响,以便求得帮助。
若汽车不幸陷入坍塌区域,待车辆完全停止后,应立即解开安全带,砸碎车窗迅速逃生,并积极寻找安全撤离的路径。若不幸被掩埋,切勿慌乱,应迅速使用通讯设备寻求救援,同时注意保存体力,切不可盲目尝试自行脱困。
地面发生塌陷之后,务必迅速撤离事发地点,以防止发生连锁的灾害。同时,应立即在灾害区域周边设立警示标志,并组织人群疏散。
转自:局应急研究院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