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全力构筑应急物资保障网络,2077个储备库及点守护群众安全?

济宁市近年来在基层应急救援站点及应急物资站点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推广,借鉴了全国及全省的试点经验。该市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同时,确保了应急处突和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的齐全与良好配备,致力于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集中探讨“如何建立”,打造涵盖五级联动的物资储备体系。严格遵守“统一规划、分层次管理”的基本准则,从市级到县级、再到乡镇和村级或企业、直至家庭,逐级构建起紧密相连的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2077个物资储备库及储备点,包括3个市级库,分别坐落于高新区、任城区和曲阜市,它们分别负责满足市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县区受灾民众的需求;有73个县级库,主要用于本地区的抢险救援工作,其中邹城市应急物资储备库汇聚了应急救援、防火、防汛等多种应急物资,占地面积达8173平方米,远超2000平方米的标准;此外,各乡镇、村居依据“贴近群众、救早救小”的原则,共建立了243个乡镇库(点)和1758个村级库(点),确保了应急物资保障能够真正触及到最基层。目前,全市正逐步建立起一个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该体系以市级储备为核心,县级储备为支撑,乡村级储备为辅助,企(商)业储备提供支援,家庭储备作为补充。这一体系旨在为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及突发事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级联动储备体系构建_储备应急物资的重要性_济宁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以“足量储”为核心,探索多元化共建模式。正式发布《济宁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实物储备作为主导,协议储备作为辅助,加强企业生产能力储备,并倡导居民进行自主储备。实物储备主要涉及那些频率较高、数量庞大且保质期较长的救灾物资。具体来说,对于市、县级救灾物资的实物储备规模已有明确规定。目前,市级应急物资库中各类物资的数量达到22万件(套),而县级的储备量则为30万件(套)。协议储备主要涉及那些使用率不高、保质期不长、储存不便的物资。目前,市级层面已通过协议储备了8000个餐碗等关键消费品。此外,方便面、饮用水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也已储备,足以满足2万人的需求。同时,我们加强了企业的产能储备,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建立了全市救灾物资和救援装备等15类物资的生产企业名录,共计160余家,以此确保应急救援时的紧急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倡导家庭自行进行物资储备,并发布了《济宁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储备应急物资的重要性,详细列出了包括基础版和扩展版在内的两个版本,共涵盖10个大类和47个小类的应急物资储备项目,以指导公众进行自主储备。

专注于“管理优化”领域,致力于发掘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借助“省级救灾及物资保障管理系统”和“市级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挥平台”等智能化工具,迅速收集各级应急物资的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清点、实时进行监控,从而显著提升应急物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印发《济宁市市级应急物资调拨程序(试行)》、《救灾物资调拨机制》以及《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设备调运方案》,旨在完善应急物资调拨的协调联动机制,从而确保应急物资调拨过程的高效与有序。构建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推动各服务站点之间物资储备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便于基层乡镇及社区快速查询储备状况,实现受灾地区应急物资的便捷就近分配储备应急物资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应急处理和战略储备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