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致多地‘三断’!应急管理部如何提升通信保障能力?

近期,华南及长江中下游的多个区域遭受了暴雨和洪水灾害,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道路、网络和电力中断的严重状况。据应急管理部于4日透露,该部门不断强化大数据监测和预警工作,统一部署应急通信设备的储备和值班,深化应急演练,加强科技创新,致力于增强汛期应急指挥和通信保障的效能。

面对洪水灾害,我国应急管理部凭借大数据技术,精确识别出“三断”区域,借助铁塔和通信大数据系统全天候进行监测和预警,迅速识别出可能受灾的网络中断区域,并通过智能外呼等系统进行辅助核查,准确确定了广东梅州、安徽黄山、湖南怀化等地的失踪乡镇,显著减少了通信异常区域的发现时长。

充分运用前期配备的设备,整合调度社会上的通信设备资源,应急管理部在关键省份预先部署了25套大型中型无人机通信系统、303座专用网络通信基站以及2586台对讲机,助力地方加强防汛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应急管理部迅速派遣预先准备的无人机通信系统恢复灾区通讯,累计服务用户超过万人;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时,部分断电、断水、断路的乡村利用卫星电话及时上报了灾情。

华南暴雨洪涝灾害应急通信保障_应急 指挥_大数据监测预警“三断”区域

应急管理部积极运用实战拉动演练的成果,增强通信保障水平,自6月14日起,陆续组织各地进行了29次“三断”应急指挥通信演练,涵盖了无人机通信平台、卫星电话、370MHz设备以及直升机投送等多个环节应急 指挥,通过演练促进训练,以实战姿态备战。

应急管理部依托消防救援队伍的前锋作用,构建了应急通信力量的空中投放体系,确保消防通信力量能迅速抵达现场。他们不仅迅速部署,还不断提升消防队伍的前锋作战能力,以便及时恢复与失联区域的应急指挥通信。在6月17日,广东消防救援队伍的30名通信专业人员乘坐直升机抵达了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应急 指挥,并迅速搭建了前方与后方的通讯联络。

至今为止,本年度的汛期中尚未遭遇过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的长时间应急指挥困难。应急管理部正以“三断”极端状况为依据,持续加强汛期应急指挥通信的保障力度,确保应急救援的“生命线”稳固可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