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救护应急演练计划》系会员所提供,支持在线查阅,如需获取更多《矿井救护应急演练计划(6页珍藏版)》的资料,可在素问文库中进行搜索查询。
矿山救护队是一支专注于应对矿井火灾、瓦斯泄漏、煤尘爆炸、水患以及顶板坍塌等灾害的专业队伍,承担着守护矿工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在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升救护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加强矿井的抗灾能力,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并将国家资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依据我在辅助救护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特别制定了本次演练的具体方案。一、组织架构:组长由贾建财担任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副组长包括刘彦团、张洪强和梁进奇,成员有陈洪钦、刘志伟、陈现涛、贾朋辉、范炎辉、李洪闯、弋光辉、杨洪强、梁孟恩、王军伟、宋少强、吴健和、李志伟、冯沛锋、李志君、韩文博、李伟伟和韩鹏展。二、演练日期:定于2012年3月17日。三、模拟事件:火灾事故。四、涉及人员:请提供具体人员名单。
本次模拟事故救援演习的组织实施工作由辅助救护队长刘彦团亲自承担,具体负责。演习所需的各类材料和设备仪器则由陈现涛负责筹备。参与演习的人员需根据事故的具体性质自行准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为确保救灾演习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我矿安全科等相关部门将现场进行督促和指导。五、演习项目包括:1)接到警报后迅速出动,由两个小队组成,每个小队由9人构成;2)对灾区进行侦查,根据事故类型携带相应的装备;3)营救遇险人员,包括现场急救以及引导人员安全撤离;4)进行常规技术操作,如搭建风障、安装局扇、铺设水管、使用高泡设备等。六、模拟演习流程:开幕式持续30分钟,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伴奏下,相关领导在主席台上就座,参与演习的队伍以小队为单位依次通过主席台,环绕场地半周后,在主席台前方排列成纵队,随后领导发表讲话。由贾建财宣布演习开始。事故设
在接到指挥部预先设定的火灾事故性质通知后,救护电话值班员(091掘进头发生火灾,井下有1名矿工被困,急需救援)迅速核实并记录事故类别、地点、时间、遇难者人数、通知者姓名及单位,随即拉响警报,并即刻向领队指挥员汇报情况。此时,闻警出动的小队开始领取任务,进行战前检查,灾区侦察(同时设立待机小队)全力抢救遇险人员,穿越过矮巷,搭建风障,安装局扇,然后返回基地。接到警报后,救护队伍需在短短一分钟内迅速出发。现场值班人员需整齐列队于抢险车辆旁,等待指挥官点名确认人数,并对事故状况进行简要汇报后,全体成员即刻登车启程。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分队也将与值班队一同出动,并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医生的准备情况,在井下基地做好待命准备。救护队抵达事故矿井后,领队指挥官将负责下达任务指令。
因此,单位救援指挥小组接过了任务(刘彦以跑步的形式赶至主席台接收任务,任务内容是“做好下井前的准备工作,并组建一支小队进入灾区进行侦查”),任务接收完毕后,他们迅速发布了任务指令,并对事故的具体情况、救援工作的重点、行动的具体计划、行进路线、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任务下达后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小队需迅速对个人防护设备进行详尽检查,同时依据事故类型,有序整理携带的装备与仪器,确保井下的各项预备工作到位,随后即刻前往井下基地。为了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制定应对事故的具体措施,并尽快救助被困人员及处理事故现场,首要任务是全面侦察灾区。这包括精确识别事故的类型、成因、影响范围,以及被困和遇难者的具体人数及其位置。同时,还需了解现场的通风状况、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等关键信息。若在侦察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顶板,必须采取敲帮问顶的措施。在开展侦察工作之前,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保充足的人力和物资支持,参与灾区侦察的小组成员至少需达到6人,侦察队员间应通过联络绳保持联系,队长需持续监控队员的氧气压力状况,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整个小队应立即撤离灾区(一队负责灾区侦察任务,二队则在井下基地待命)。设立待机队伍:该队伍需做好进入灾区的各项准备,细致检查个人防护装备以及携带的各类仪器和装备,同时与井下侦察队伍保持紧密的通讯联系。一旦侦察队伍发现遇险或遇难人员,或遭遇重大困难,待机队伍需迅速展开增援行动。进入灾区后不久,侦察小队发现了1名处于危险状态的人员。他们迅速为该人员戴上全面罩氧气呼吸器,并在初步检查后确认其大腿骨折。现场立即对伤者进行了简易包扎和固定处理。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灾区电话紧急联系井下基地的待机小队。
接到求援电话后,待命小队迅速赶至遇险者所在地,将其紧急转移至空气流通区域。井下基地的急救医生立刻对其进行了全面体检,发现患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心脏按压急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患者胸部开始出现明显的起伏。随后,患者被迅速接入自动复苏设备,并立即被送往地面。在灾区风流出现异常短路的情况下,经过侦察后,指挥部经过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在a地点搭建一座临时风障,以调整通风条件,促使风流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要求辅助救护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并且确保风障的构造稳固,压条钉设的位置要精确,避免出现任何漏风现象。另外,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决定在b点重新安装通风设备以恢复灾区的通风功能。最初,在空气新鲜、气流旺盛的位置安装了一台功率为18.5千瓦的局部通风设备,同时指派专人负责对这台通风机及其开关周边的瓦斯进行检查。
二氧化碳含量需控制在规定标准以内,且顶板不得出现片帮情况,才能人工启动局部通风设备。排放瓦斯时,应从外向内逐段进行,并尽量调节风量,确保瓦斯浓度在风压汇集点不超过1.5%。同时,风筒的连接必须稳固,采用双翻边设计,吊环应朝同一方向(向上),且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厘米。全小队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应迅速撤离灾区,切勿急躁,需细致检查并整理好个人携带的装备、仪器和工具。随后,在小队长的音响信号指引下,全体成员应迅速集结。按照既定流程返回基地,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任务圆满完成,请下达新指令”。同时,按照指定路线,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刘彦跑步至主席台,向首长汇报:“模拟演习已圆满结束,恳请首长给予指导。”随后,他听到“稍息”的口令,等待领导点评。点评结束后,主持人宣布演习大会正式落幕。为确保本次演习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实施,特作如下规定:一、后勤保障
人员需严格执行装备仪器的检验流程,确保零配件和演习所需物资齐全,同时要主动配合参战人员将设备、仪器等相关工具和材料摆放至预定地点。严禁擅自使用,并指定专人负责看护。此外,救护指挥员需在演习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逐一核查,确保一切就绪无误,方可发布演习指令。参战人员需将此次演练视同真实事故,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个人职责要心中有数,在灾区与队友紧密合作,热心助人。八、战后总结,由君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2月20日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