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水网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超严格!15个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

佛山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位置,四周水网密布,水资源相当丰富,市民日常饮用的水质量多年来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这背后究竟有何秘诀?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天然优势

佛山地处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心脏地带,地势宽广,水网密布。西江和北江,作为广东流量最大的两条河流,都穿城而过。这使得佛山拥有了极其充沛的水资源,为市民的日常用水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基础。在全国众多城市中,佛山在水资源方面的天赋优势实属难得。

9月5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一则消息,提到该市设有15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数量众多,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相得益彰,共同保障了城市用水供应的持续稳定。

佛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_水源地环境应急预案_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

法规保障

为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佛山市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后,对水源保护设定了具体要求。该条例规定,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必须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以便对水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控。

此外,《佛山市乡镇级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优化调整工作管理规定》正式出台,这为乡镇级以下水源区的划分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同时,这一规定还促进了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的细致化和规范化。

应急体系

佛山深知应急准备的重要性,逐步构建了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佛山市出台了《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版)、《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1年版)以及《北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版)等系列预案水源地环境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的发布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水源地环境应急预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水源可能带来的损害。

这些预案涵盖了各种紧急情况,比如供水系统故障和环境突发事件,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了水源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佛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_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_水源地环境应急预案

管理体制

在管理领域,佛山建立了一套运行流畅的协同机制。市生态环境部门肩负着统筹与监管的双重任务,并协调各方的日常事务;市水利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亦提供了有力支持,给予了专业的技术援助;各区政府也尽职尽责,共同构建了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

这种管理模式明确划分了职责,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了水源保护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推进,遇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规范标准

佛山严格依照技术规范,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了精细的调整和优化。目前,大部分保护区和取水点都位于水质优良的西北江干流及其支流附近,这些区域的水质以Ⅱ类为主。这种布局从源头保证了取水质量,为保障优质水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供水设施和管网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全市供水管网的全面互联互通;同时,西北江水源与江水互为备用,这样的安排从硬件上保障了供水的安全和稳定。

日常防护

在日常工作之中,佛山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周密的检查。他们每年都会组织水利、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以及市供水企业,对水源地和水厂进行定期的巡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开展跨区域的联合执法活动,目的是加强对我们国家各个城市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这种不规律的联合检查,成功地保障了跨地区取水的安全。

您觉得佛山在保障水资源的行动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您可以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同时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交流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