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地点:徽州区政府新闻发布厅
新闻发布人:徽州区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谢坚勇
各位新闻界的媒体朋友:
大家好,上午好!我谨以区应急管理局的名义,向在座的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徽州区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中的深切关注、热情关心以及鼎力相助。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详细汇报徽州区在2024年自然灾害形势的分析情况,以及2025年的工作规划。
一、2024年全区自然灾害形势
2024年,本区经历了三次强烈的降雨过程,具体发生在4月13日、6月20日以及6月23日。在这三次降雨中,“6·20”和“6·23”两场暴雨尤为突出,它们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不仅雨量达到了同期历史最高水平,而且降雨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极端情况。
二、工作开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对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研究并部署,从高层面推动并全面规划各项任务。同时,严格遵循全国、全省、全市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下达了13项批示,并主持召开了6次专题会议来安排和推进相关工作。三是持续深入分析自然灾害风险态势,编制并发布年度防洪抗旱、地质灾害防范、森林防火等关键工作指南,不断加强和完善区域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架构,优化人员配置,完善行政领导责任制度,明确责任目标,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巡查防守、山洪灾害及地质灾害的“包保制”、预警与应急响应的联动机制、灾害发生时对基层责任人的直接通知等各项工作机制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强化四项核心能力,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对《徽州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徽州区“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以及《黄山市徽州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发布,同时制定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御、森林防火等专项应急预案,以此提升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全力以赴夯实基础。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中,我们主动向上级争取国债项目支持,购置了消防摩托车、运兵车辆、无人机以及扑火队伍所需的防护装备等物资,并致力于为全区火灾高风险乡镇搭建了4座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在水利工程方面,我们实施了丰乐河杨村乡段、谷山至石川段以及安徽新安江防洪治理工程的徽州区段等3个防洪治理项目,对2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并完成了4座水库的安全监测等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顺利推进,包括岩寺镇洪坑村里管61号崩塌治理、呈坎镇东坑溪3号屋后崩塌在内的8处地质灾害的排危除险工作已完成,同时,呈坎镇灵山村正街103号等4户崩塌地质灾害也得到了有效治理,杨村乡梅川村双丰组2号屋后滑坡等20处排危除险工程也同步展开。此外,我们还致力于加强智慧应急建设。汇集了九个部门的资源、二十家重要企业的900余路视频信号,配备了卫星便携站一套、布控球两台、移动便携指挥箱一台、头盔式设备六套以及手持式4G单兵设备十套,确保了部门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更新了13套信息化通用设备、累计建设了29套高空瞭望系统、为乡镇和村庄新增了133部卫星电话,从而实现了指挥调度的全面覆盖。此外,我们还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广泛举办了35场次的灾害信息员、护林员、防汛队伍等业务培训,并指导进行了79场次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演练。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025年汛期应急预案,各乡镇和村庄也分别组建了不少于30人和2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构建了“冬季防火、夏季防汛、全年应急”的常态驻防体系。
三、2025年工作计划
首先,要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广泛推进山区库区农房保险的实施,确保应保尽保;严格监督保险公司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受灾房屋的理赔;加速推进因灾受损房屋的修缮工作,确保受灾民众能在春节期间入住新居。同时,要高效完成第三批救灾救助、冬春救助资金的发放以及救灾物资的分配,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安全温暖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二是构筑坚实的森林防火安全壁垒。我们积极推行火源管控的整改措施2025年汛期应急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森林防灭火的专业队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组织乡镇村干部、消防人员、护林工作者以及社会救援团队进行实战演练和业务培训,以此提升扑火技能,并加强乡村灾害信息员在灾情信息报送方面的能力。
第三,着重提高应急管理的整体实力。需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知识的广泛传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与素养,同时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应急设施的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的指挥体系,并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特别国债项目,持续推动区、乡镇、村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预防风险的能力。
四是深化防汛抗旱工作的实施。加速修复各类受损的基础设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紧密跟踪降水期间及汛期潜在危险点的动态信息,优化紧急应对预案。持续加强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升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发布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