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你了解多少?这些要点你知道吗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新华社于2月7日发布消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经过修订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该《办法》包含8章共计43条内容,旨在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它根据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展,从七个主要方面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首先,需明确管理职责。应急预案管理应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得到梳理。同时,应急管理部门在指导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以及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方面,责任得到强化。

二是对体系结构进行改进。需进一步改进应急预案的体系结构及其类别划分,对各级别、各类别的应急预案,分别确立编制的关键点和具体规范,并对大型灾害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预案制定特定规定,以促进提升应对大灾和跨区域协同作战的能力。此外应急管理预案,将应急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纳入应急预案体系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应急预案中明确的各项任务得以切实执行。

第三点,需优化编制规范。需由县级以上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联合相关机构,对常发易发的紧急情况及主要风险进行专项规划,制定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完善计划,并经同级政府审批后执行;同时,要界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主体,确保在编制预案前进行风险评估、资源调研和案例研究,着重解决预案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应急管理预案_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_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四是强化审批流程规范。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审批方法进行了明确,对申报材料和审核环节进行了优化和提升,在流程设计中加入了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步骤应急管理预案,并且对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促进应急管理部门切实履行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的职责。

五是强化应急演练。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机构设立演练机制,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对预案中涉及的各单位、人员、装备及设施进行模拟演练,通过演练暴露问题、解决难题,从而对应急预案进行深入修订和优化。

六、需加强培训与宣传。应急预案的编制机构需通过制作培训资料、开设培训班、组织研讨活动等多种途径,提升应急预案的培训效果。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将应急预案的培训视为业务培训的核心内容,并融入领导干部、公务员等人员的日常培训之中。

七、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确保国务院应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协调各地方、各行业应急预案数据库的运作,并促进这些数据的共享与通用。各地方、各行业需各自承担起本行政区域、本部门(涉及行业、领域)应急预案数据的管理职责。

《办法》对于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工作、经费的保障措施、以及指导与监督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