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信息化如何推进?年底这些目标必须实现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科技信息化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_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平台_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黄明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开展科技信息化工作需紧密结合现实,展望未来,秉持目标与问题双导向,遵循总体规划、分阶段推进、急需先行、确保品质的方针,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化在加速和催化方面的作用,力求实现曲线超越、换道超越,进而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进程。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始终以实战需求为核心,确保所有工作都紧密围绕实战进行,全面服务于实战;我们将把增强应急作战能力视为衡量工作成果的首要准则;同时,我们应优先考虑急需解决的问题,稳步快速地推进各项工作。年底需确保应急指挥信息网络实现全面连通,成功搭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及应急指挥统一视图,并具备应急指挥调度的功能;同时,必须持续推动机制革新,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建设;并且,必须确保安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保障工程的安全与廉洁。

科技信息化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_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平台_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黄明强调,必须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增强应对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集中力量、明确关键,致力于打造应急管理的关键实力。需精准定位监测关键点,搭建监测预警体系,研发创新预测预警技术,致力于提高监测预警的整体效能。清晰界定监测要素、构建实施路径及确定工作核心,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需积极研究“互联网+监管”的运作模式、借助科技信息技术规范执法流程、利用大数据技术揭示系统性问题,致力于增强监管执法效能;需加强应急基础信息资源的整合、现场信息的收集、灾情分析的技能,努力提高辅助指挥决策的水平;需优化装备配置,打造高效的救援队伍,显著提升救援实战效能;同时,需努力增强社会动员和科技支持的能力。

尚勇副部长主持了会议并发表了工作报告,他强调,需确立“实战导向、贴近实际、服务实战”的理念,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全面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紧构建应急管理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打造应急管理的统一视图和基础业务支撑,构建科技信息化支撑体系,巩固发展根基;填补风险感知和网络覆盖的空白,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弥补应急指挥通信的不足,强化应急救援装备的短板,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薄弱环节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突破事故灾害防治的技术障碍,弥补各项短板;在风险智能研判预警、智能辅助指挥、装备现代化、监管监察现代化、本质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升水平,以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黄玉治副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部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们,以及来自各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局)的负责人,还有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及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所推荐的参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均参与了会议。此外,部属相关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也加入了此次会议。同时,各省(区、市)应急管理厅(局)的处级以上干部则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南都见习记者 莫倩如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