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增29种本科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学啥?培养啥目标?

宁波市海曙区图书馆

央视网报道,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增的29个本科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引起了广泛关注。按照既定计划,我国计划到2030年促使低空经济达到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这同时也预示着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具体学习哪些内容?它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在今年设立该专业,并已建立了一个应急救援的模拟场景,该场景能够复制多种复杂且危险的地形状况,诸如地震、洪水以及化工品爆炸等。在此环境中,无人机能够在空中进行实时扫描,构建出三维地图,并自主规划飞行路径、自动避开障碍物,最终还能自动识别地面上的目标,助力专业人员高效地完成探测与搜救工作。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_ 无人机应急救援模拟环境 _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学子们正开展无人机编队参与紧急救援的智能仿真与实战结合实验,将平日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诸如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布局与控制策略的优化、无人机的协同飞行路径规划等,成功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在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方面,学校特别注重实践教学。这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而且学生还能参与众多多样的课外实践项目。

这款无人机长度达6米,宽度为3米,其展舷比例尤为突出。该机型由课外创新团队的学生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设计并完成。展望未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们也将有机会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_ 无人机应急救援模拟环境 _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据相关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子们在完成大四学业之际,将前往杭州的北航国际创新学院,全程参与固定翼新能源飞行器的研发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从设计、制造、测试到试飞的各个阶段。

从无人机的设计阶段到载人机的测试环节,无论是位于北京的总部还是杭州的校区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学生们都将经历多样化的实验实践和以项目为导向的团队设计,这些经历将贯穿于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整个学习过程。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新设专业高校各有特色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已构建起一个专业群体。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外,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亦纷纷开设此专业,成为首批加入者。这六所院校依据各自学科优势,在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

北京理工大学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集合了飞行器设计、力学、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等国家顶级学科和专业的精华资源,专注于低空飞行器设计技术和低空交通空管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低空飞行器系统设计、低空安全飞行与控制、绿色动力与能量管理、低空空域管理与交通规划等领域,以满足这些方向的专业人才需求,致力于培养低空领域的专业人才。

北京邮电大学凭借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融合学校在信息通信与计算智能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低空信息传输、无人机远程监控等领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低空通信互联、低空设备智能化、低空目标探测、低空导航及低空空管等多个领域均有出色的表现,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_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_ 无人机应急救援模拟环境

西北工业大学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依托于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多个国家级的一流学科和专业,专注于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低空运行及保障等关键科学技术的探究,致力于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网络、紧急救援、低空空域以及低空工业等多个领域输送专业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三个“双一流”学科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独设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并在旋翼飞行器领域形成了独有的科研与教学实力。该校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围绕飞行器设计、控制工程、空中交通管理、智能无人系统等多个领域,提供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与科研支持。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合并,共同设立“AI与低空技术”这一招生类别。该类别着重于人工智能与低空技术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将主要服务于物流运输、农业植保、应急救援、公共安全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特别是在飞行器设计控制、飞行智能感知与系统、飞行器创新应用等关键领域,着重培养能够从事系统开发、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从业者:竞逐低空 抢滩经济蓝海

低空技术的兴起与相关工程学科的诞生,映射出低空领域的迅猛增长态势。毕业后,毕业生将能够从事哪些具体岗位?当前低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又是怎样的?产业的进展情况又如何?

张佳奇担任某工业级无人机飞行平台研发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其核心职责涵盖了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该企业独到的诀窍在于以拼图方式构建飞机:他们将飞机的设计拆分成若干类似积木的模块,并构建起一套独立的研发资料库。凭借这套数据库,企业能够针对客户提出的多样化定制要求,迅速完成整合与开发任务。

 无人机应急救援模拟环境 _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_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张佳奇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发出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信号。在这片充满潜力的经济领域,公司已明确自身角色,致力于成为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企业提供无人机飞行平台及相关研发服务的专业供应商。在过去五年里,我们成功研发了超过200款产品,实现了起飞重量从数公斤至吨级的全面覆盖。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从数百克至数百公斤的多样化任务载荷需求。此外,我们的产品在巡航速度、巡航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这类“空中力量”几乎每日都在电力线路巡检、紧急救援行动以及中短途物流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中频繁出动。

目前,低空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张佳奇指出,以他们公司为例,生产线正全力运作,订单已排至九月,但这仅仅是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一小部分。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下游的飞行服务,各环节均对发展有着强烈的需求,人才短缺问题严重,而相关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则十分宽广。

章磊是无人机物流行业的创业者之一。他透露,他们成功获得了由中国民航局签发的全球首例、序号为0001的城市无人机物流试验运行许可,这一成就不仅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巨大潜力。

 无人机应急救援模拟环境 _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_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章磊指出,他们正在打造的城市无人机物流体系,其核心优势在于打破时空界限,为社会创造价值。特别是在医疗急救方面,无人机所构建的空中“生命通道”能够迅速将血液、样本、药品等医疗资源送达医院,使得运输效率提高了50%以上,从而为手术台上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此举亦使得乡镇医院的病患无需远行,便能在自己家中附近完成检验样本的运送,体验到与城市医院相当的快速服务。无人机在医疗行业的运用,正实实在在地为抢救生命和普及医疗提供了关键作用。

低空物流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此。它能在即时配送的领域中,高效地将生鲜、汽配等体积小、价值高、需求急的物品直接送达。这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地面交通的难题,尤其是在交通拥堵或地形复杂的区域,更成功攻克了“最后一公里”高时效配送的挑战。

据悉,他们的无人飞行器已在我国的40多个城市完成了将近180万公里的飞行任务,正逐步构建起一张传统地面交通无法达到的高效空中物流网络。然而,这不过是低空经济广阔应用领域的一小部分。目前,低空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研发又擅长运营维护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若你对翱翔蓝天的梦想心驰神往,不妨考虑报考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让梦想在蓝天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