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实验十五楼5层出现了液体泄露情况,经过初步分析,泄露的液体很可能是氨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泄漏情况如何?是否已经制定了应对计划?请立刻告知周边的教师和学生,让他们按照既定流程有序撤离实验室。
在一系列“指令”的引导下,华东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师生以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人员,本色出演,呈现了化学品泄漏事件发生后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他们如何有序撤离现场、实施个人防护措施、执行警戒管制、进行指挥研判以及处理事故的全过程。
同学们对氨水泄漏现场进行处置
应急队员穿戴好SCBA准备进入未知化学品泄漏现场
华东理工大学近期携手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及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据实场景式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的活动,该活动已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正式拉开帷幕。首场应急演练针对的是氨水泄漏的紧急情况,参与此次活动的有来自全国32所高等学府、3个科研机构以及12家外资企业研发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们,他们通过视频直播系统共同观看了演练活动的实时转播。
此次实场景式应急演练的核心目标,在于检验师生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的实际应对能力,进而实现提升实战技能的效果。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徐宏勇指出,在演练开始前,并未向学生提供任何剧本或台词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仅向他们透露了演练的具体场景。此外,在实验室现场,还安装了多角度的摄像机,用于记录学生们在紧急情况下的真实反应,以便在复盘时,专家们能够进行详细点评。
演练结束后进行复盘
本次应急演练秉持“寓教于乐、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摒弃了以往单纯追求形式、为演练而演练的旧有模式。它依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流程和设备设施,针对实验室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精心设计了氨水泄漏和未知化学品泄漏两个模拟场景。在演练中,两组志愿者在培训所学知识的指导下,自主挑选了个人防护装备和泄漏应急处理工具,并精心设计了应急响应的具体操作。
演练落幕之后,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健安环副处长杜武俊以及清华大学的化工系教师杜奕共同对演练进行了回顾与解析。与会师生通过参与练习题的解答,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加强。
尽管活动启动前我们已经精心制定了详尽的应急处理流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旧遭遇了一些未曾预料的挑战。特别是当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穿上防护装备后,紧张的氛围使得他们在操作时未能细致关注到每一个环节。在演练中融入“自主体验”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这种自主探索与尝试错误的过程,让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显著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以及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此次活动的经历,让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体会良多。